前天晚上陈蕴蕴就向顾爷爷打听去镇上的路,一大早提前带好干粮和水,在村头哪里等马车。
这会拉马车的人是村里的陈牛,天还没有完全亮,就听到他招呼乡亲,赶紧上来去镇上了。没一会就来了好几个面熟的大娘,手里拿着篮子几个人有说有笑,坐了马车说着村里的八卦。
陈蕴蕴摸了摸拴在腰间的钱袋子,听到两文钱一趟,心里有些肉疼给了马车钱,也跟着坐上去。
头一回坐马车,这里的路比不了现代平稳的水泥路,坐起来十分颠簸,陈蕴蕴原本是坐车不晕车的人,此时都有点吃不消。
历经一个小时坐到镇上,目测人流量还是非常不错的,窄窄的道路两边,摆着一些小摊,大部分都是一些妇人用的饰品摊。一路走过去做吃食店也就两家,一个是买面食的一个是买糕点的。
镇上虽然比村里好点,但是镇上有钱的也不多,没有几个人会特意花钱去买吃食,大部分从村里来的,又会自带干粮。
陈蕴蕴逛了一圈,发现往前走是一个十字路口,进来出去的人都会经过哪里,是人流量是最多的地方,摆在哪里附近是最合适的。
“哎,大娘你这野菜看起来不错呀,向你打听个事,那个位置摆小摊需要什么摊位费吗?”陈蕴蕴问了附近一个卖野菜的大娘。
“摆摊不用摊位费,自己随便找个地摆就行。”好在大娘也是个热心肠的人。
“哎,小女娃打算买什么啊?”大娘随口问一嘴。
“我打算卖吃些吃食。”
“做吃食现在挣不了几个钱”那个大娘好心提醒一句,语气里不怎么相信这小女娃能够把吃食做好。
目前从陈蕴蕴的观察下来看,这位大娘说的话确实是符合现在的情况,她心里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,但是与其坐以待毙,她还是想去尝试。
了解完基本情况,陈蕴蕴走进了一家米铺。
“老板,这些细面怎么卖?”
老板一听来生意,立马笑脸盈盈,热心说到道“十文钱一斤。”
“好,那老板给我来一斤吧!”陈蕴蕴来到这里一直都是吃些野菜粗粮,一时间还吃不惯,买些回去正好改善伙食。
经常这样买,肯定是吃不消,所以陈蕴蕴才想着来镇上摆摊赚钱。
隔壁一些要买要过来买粮食的妇人,听到有人要买白面,不由的多看了两眼陈蕴蕴。
在古代白面可是金贵玩意,普通老百姓平日里都舍不得买来吃,毕竟这十文钱,够买一家人一个月的粮食了。
买了白面,陈蕴蕴分别又买了半斤白糖花费5文,割了一斤肉花了十五文,还有一些调料3文,今日开销足足37文!
陈蕴蕴摸了一把的钱包,一下子就扁了不少,果然是花钱如流水。
下午陈蕴蕴带着买好的东西回去,碰到宋公子背了好大一捆柴,额间还有一些来不及擦的汗珠。
身上取而代之的是粗布麻衣,仔细看还有一些补丁,穿到他身上意外的合适。陈蕴蕴自觉的点点头,不愧是好看的人,就算是披上麻袋也好看。
陈蕴蕴没猜错的话,这身衣服应该是程叔的。